携剑远行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盛唐挽歌 第122节,盛唐挽歌,携剑远行,提莫小说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名和利,当真是每个人都逃不过去的铁咒,眼前这位医官也不例外。
“那是自然,现在便动身吧。去赤乌镇,现在出发,日落之前便可以到。”
方重勇笑着说道,没太把这件事当回事。
李医官似乎一刻也等不及,他也不介意做个顺水人情。比起给基哥做“养生药”,方重勇觉得战场急救的东西,才是河西本地的大利好。
二人出门之前,李医官吩咐阿娜耶把医馆的门看好,便主动找人去租马车了。
阿娜耶将方重勇拉到一边,压低声音急切问道:“我打听到好多人都在说你要升官了,你怎么还这样淡然?”
虽然嘴上没说,她心里已经将自己当做对方将来的妾室了,态度自然也跟从前很不一样。
“都是想讨好我父亲的,人之常情罢了。我现在的官位已经是远远超过了该有的建制,将来顺利回归长安就是了,还升个什么官啊,你真是想太多了!”
方重勇失笑摇头道。
他知道很多人写信到长安给基哥建言,说什么他这个衙内在河西办了很多实事,应该封赏之类的。
这些人,不过是卖好自己那个渣爹罢了。估计基哥心里吐槽一下,便会将这些废话束之高阁。
毕竟,让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当大官,大唐药丸啊!
方重勇看了看阿娜耶,发现这西域土妞似乎不太聪明的样子。
“你别不信,之前有个叫苏知廉的官员来凉州城看病,刚到凉州城赴任的时候才二十四岁,就已经是甘州刺史了!我父亲给他看的病,他还留下一副字,上面写着医者仁心!”
阿娜耶着急说道,方重勇爬得太快,让她心中的危机感无以言表。
“二十四岁的边镇刺史?朝廷办事这么离谱的吗?”
方重勇一愣,发现他好像并不是凉州唯一的衙内!居然还有个更离谱的!
刺史可不是什么州府参军这样的闲职啊!那是要办实事的!
要知道老郑背景如此雄厚,当夔州刺史的时候也有三十多岁了啊!
“朝廷的事情,我怎么知道?”
阿娜耶翻了个白眼说道。
看到李医官过来了,方重勇摆了摆手说道:“我们去赤水军驻地了啊,明日就回。”
说完推着李医官的轮椅离开了医馆。
阿娜耶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,总觉得心中不安,一时间又不知道该不该叫住方重勇。
成长的秘诀在于学习
来到赤乌镇,方重勇见到了忙碌的王忠嗣。
在他印象里的那些军中大员们,闲得没事的时候,应该都是在耍大刀。
但这次见到王忠嗣,他却发现自家的岳父大人,正在……阅读文书。
此刻赤水军衙门大堂里,还有几个僧侣打扮的人,在将桌案上的吐蕃文翻译成汉文。
他们翻译完一张,王忠嗣就看一张,整个大堂变成了一个“抄写房”,安静得针尖落地都能听到。
“随便看看吧。”
王忠嗣眼睛都没有离开手中的纸张,很是随意的对方重勇说道。
至于坐在轮椅上的李医官,根本没有获准进入这里,还在衙门外等候接见。
“这是……”
方重勇迟疑片刻,拿起一张纸观摩起来,很快便知道了其中的要害之处。
“兵卒奋勇破敌有功,且查证属实后,将领要及时给予奖赏。”
“战场上若长官及将领逃逸,监军则要拼死追捕。若捕获到手,其勇敢行为的奖赏,即刻按律例赐给。”
“若被敌所困,派信使至兵营报信求救兵,而接到报信之将领不派救兵则将领受罚。”
……
这明显是一条又一条的军法,但行文略有些奇特,与大唐的律令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方重勇看得一头雾水,有些疑惑的询问道:“这是翻译过来的军法?莫非是吐蕃人的军令么?”
“没错,之前崔节帅击破吐蕃人一部,缴获了一部完整的吐蕃军法。如今可以将其翻译成汉文的僧侣也找到了,现在正在将这些军法翻译过来。
所谓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嘛。”
王忠嗣哈哈笑道,似乎心情很好对样子。
吐蕃人拥有文字的历史,已经超过一百多年,甚至更远的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。
相传,吐蕃赞普松赞干布,有鉴于吐蕃要发展经济,没有自己的文字完全不行,于是就派大臣吐弥桑布扎等十六人赴天竺(印度)求学、拜师。
返藏后,仿梵文“兰扎体”,结合藏文声韵,创制藏文正楷字体,又根据“乌尔都体”创制藏文草书。
即为吐蕃文的蓝本,后面又经过百年发展至今,已经自成体系。
但也有人说,松赞干布干的事情只是整理,吐蕃有文字的历史很早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穿越进黄油的我今天抽到了什么马赛克?
粉红美丽群鸟沉默时
Grauweg一觉醒来成为世界唯一一位alpha(GB+NP)
月桃仙人掌采薇(产乳 NPH)
霍饭饭泠泠听春雨(1v1 h)
卷心菜盛唐挽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提莫小说只为原作者携剑远行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携剑远行并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节。